九州娱乐app

 
 

讲座回顾:“华服即暴政”:《李尔王》中的服饰政治与王权解构

九州娱乐app 举办知周讲堂第四期讲座:

“‘华服即暴政:第一对开本版《李尔王》中的服饰政治与王权解构


20251029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九州娱乐app 主办的知周讲堂第四期讲座在英语楼417教室成功举行。九州娱乐app 邵雪萍老师应邀作题为“‘华服即暴政一对开本版《李尔王》中的服饰政治与王权解构的讲座,吸引了近百名师生到场参与。



讲座伊始,邵雪萍简要介绍了莎士比亚《李尔王》的创作语境,提出第五幕最后一场关于李尔王环抱考狄利娅尸体痛哭这一画面解读的学界争议,由此引入超越家庭伦理悲剧,对权力、秩序、自然秩序崩塌等更多宏大议题的讨论。


随后,邵雪萍就服饰(attire)与暴政(tyranny)两个核心理念进行语境化阐释,对国内外学界《李尔王》研究进行综述,指出其中物质转向感官转向的研究潜质。在此基础上,邵雪萍特别强调了服饰的物质属性,如织物的质地、颜色和破损状态并非被动的符号,而是直接参与并推动权力结构过程的物质性要素。在版本选择上,她指出第一对开本因其更接近舞台原貌的服饰系统,且其出版语境与斯图亚特王朝的服饰政治话语关系更为紧密,为研究提供了更优的文本基础。


讲座主体部分,邵雪萍首先分析了李尔王撕裂华服的戏剧动作,并从植物冠冕、声波暴力、政治神学与表演研究等维度,指出这构成了对当时《禁奢令》(1604)的尖锐反讽。为深化历史语境,她引入了历史潜文本,如在1623F1第一对开本出版前后,白金汉公爵乔治·维利尔斯的奢靡丑闻,其被弹劾文书描述的镶皮边的猩红斗篷与剧中李尔对二女儿瑞根华服的质问形成强烈互文,共同揭示了奢华服饰作为权力象征与道德焦点的现实。



最后,邵雪萍通过对比考狄利娅的简朴衣袍与高纳瑞尔奢华礼服的织物符号,阐释了这种对立不仅映射清教伦理与都市腐败的冲突,更指向了血缘纽带的断裂,暴露了都铎与斯图亚特王朝血统神性的虚妄。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解构性也指向了《李尔王》在另一个更深层的秩序中试图重建秩序的可能性:李尔撕碎华服的行为,实则通过展现秩序的崩溃,深刻表达了对秩序的渴望。


在随后的问答环节,师生们就考狄利娅白袍的象征、戏剧结尾的开放性,以及后人类视角下的自然元素书写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本次讲座从服饰这一物质文化视角切入,融合了政治神学、历史文献与感官研究,为理解《李尔王》的悲剧力量与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提供了前沿而富有启发的学术路径。





Copyright @ 九州娱乐app-便捷在线娱乐-丰富游戏一键畅玩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